“田卿当知昔年晋国何其强大,晋楚百年争霸,楚败多胜少,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强国,意图东进,却因为晋国的存在,屡次受挫,不得已向西展,这才称霸西戎。
    但是晋国却因为晋献公诛杀公族,致使异姓大夫崛起,最终导致了韩赵魏三家分晋。
    韩、赵、魏互相攻伐,纵然魏国强大,三晋也无法同晋国同日而语,尤其是秦、齐崛起之后,三晋再也无法压制秦国。
    秦国被压制了百多年的东出意图再次像这篝火一般,熊熊燃烧起来。
    秦国要东出,三晋是绕不过去的。
    三晋事秦之后,秦国虎狼之师便可过境三晋,则兵锋所指,齐、楚、燕、宋、中山等国危矣!”
    田文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大王言过其实了吧?”
    其实在他心里,齐国才是第一战国,秦国纵然强大,却也不是齐国的对手,“秦国人口才有多少,而山东各国人口又有多少?纵然秦国举国皆兵,较之山东各国,犹如滴水与汪洋也!”
    “田卿所言有理,单论人口多寡,秦国连魏国都不如,哪能与山东想比?只是…寡人不解,魏国人数多,却为何事秦?”
    “那不一样,单看一国,还要看其战力,魏武卒自马陵之战后已经折损大半,魏军战力已经不能与秦军相比了,所以蒲阳之战魏武卒几乎全军覆灭,魏王在张仪的威逼利诱之下,不得已事秦。
    在田文看来,即便是三晋联合起来,秦国也不能出得函谷关,更何况山东六国?”
    “哈哈,听田卿所言,只须山东各国合纵,便能对抗秦国?”
    “自然!
    以合纵破连横!
    这不正是大王与秦国对抗的策略吗?”
    田文笑道。
    “秦王与张仪也知道单凭秦国自己定然不是山东各国的对手,这才有了连横。
    有连横,就必然要合纵,寡人以为,这连横与合纵将是天下战国的两大联盟,非横即纵,否则旦夕便有灭国之危!”
    “灭国?”
    田文低声重复了一遍,“大周立国有八百诸侯,自春秋以降,国灭者不知凡几,皆小国也,大诸侯国除吴国外,尚未有国灭者。
    文以为当今之世虽与春秋不同,但想灭一大国,也没有那么容易。”
    “寡人倒要问问,吴国为何灭国?”
    “吴国自黄池会盟成为天下霸主直至灭国,前后总共九年,不可谓不快。
    其时吴国分为两派,北上争霸派与南下灭越派,而伍子胥是为南派领袖,而吴王夫差执念北上。
    纵然越王勾践有心灭吴,但有伍子胥一日,其便不敢起兵。
    其后伍子胥被逼自杀,南派也烟消云散。
    越王勾践便趁吴王率大军北上会盟之际,与范蠡兵分两路,进攻吴国都城,很快攻破都城,越军在吴国烧杀抢掠几个月,将吴国战略物资抢掠一空,吴王夫差不得已向越国求和。
    其后双方主力决战,吴国再败,而且吴国树敌太多,在吴国最危急的时刻也没有一个诸侯前来救援,吴国最终国灭。
    文以为,吴国国灭原因有三,其一失伍子胥,其二战略物资损失,其三孤立无援。”
    熊槐点点头,“透彻!
    田卿看得透彻啊!”
    “大王过奖了!”
    田文谦虚道。
    “所以寡人之前所言:非纵非横,即是孤立无援,岂不有灭国之危矣?”
    田文一时哑言。
    “寡人以为,三晋事秦后,或齐或楚,孰强则秦弱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