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
许仙与青儿每劝着她,又不曾见着四方道路张帖缉拿他们的文书,心上这才放了一截。
等到那个做公的学生送来消息,说着不再问此事的话,三人才放下心来。
因太守还在,不敢再回去,只于那镇江地面上做起先前的生意来,开了家药铺唤做保安堂。
原本是有本钱的,又是此行中的里手,不下一年,又把个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
且说着这法海。
看官若说这是天生的良缘也好,说是地设的孽缘也罢。
总是有这一段因,便有那一份果,原是躲不脱的。
他自从受了无德的杖钵,便立意要成佛作祖不辜负了无德的期望。
往江南而来,一路访去,却打听得湖南沩山密印寺禅寺佛堂威严,住持佛法高深,便在彼处挂单。
等到裴休被贬湖南,一则因怕母亲每打扰他的清修,二则自知在彼处修习缘份已尽,便又另寻一个去处,往东边而来。
先到了江西庐山,你道他为何去江西,原来唐时禅门宗法以湖南江西两地最盛,僧人欲求有所修为的,每往来于湖南江西之间。
后人还就造出了&ldo;江湖&rdo;这个词道着这段盛事,却不想被那些个说武侠故事的引用,成了血雨腥风的场所,却是好生地匪夷所思。
法海自知游学已极,若要精进,也只能自行修持。
便又往东行来,一路的化缘祈福不提。
法海虽修行上大有长进,只于一件事上不能越过‐‐便是与许仙的这段孽缘。
看官你道他只避着许仙,不与他相见,便诸般都好了。
不然,&ldo;解铃还需系铃人&rdo;,修持护戒不避地狱诸魔。
想那九色鹿王,明知是个死境,却勇往而前。
若一味避苦就轻,身上心上必不能经着磨砺,又谈何修行?是以法海也不避许仙在杭州的嫌疑,心上想着便去看他一看又何妨,再则也算是检验这几年来的修行。
来在杭州地面,先去西湖边的雷峰寺参拜,原来那寺虽是个女众道场,寺主却也曾在密印寺修行,法号净云,与法海可算是同修。
那雷峰寺不算大,却也有些规模,有四五十个女尼并百亩田产。
净云禅师不过比法海长几岁,却是从小在此出家的。
四方云游了数年,回得寺来便被推为住持。
净云问,&ldo;可有想过落脚一地,普渡一方百姓?&rdo;
法海回道,&ldo;原是有的,不过僧人之愿,非在那大寺大院中读经诵佛。
恩师先去时,对我言讲,他日某之座下当聚五百僧众,受千人供养。
恩师既为我发下这鸿誓大愿,绝不敢辜负了。
&rdo;
净云叹道,&ldo;我雷峰禅寺,开山百年,历数代,也才有此基业。
师弟既发下此愿,老尼这里随喜了。
&rdo;又道,&ldo;镇江有一禅寺名唤泽心禅寺,南朝时便有盛名,如今寺院破败,佛像毁失。
不如在彼处建坛,重辟佛门宝院,再振大雄威严。
&rdo;
法海听了道甚好,便辞了净云来在杭州城中。
却见街中人齐奔向市口,道是官府行刑。
法海纳闷,却不是秋月,如何斩人,莫不是风俗各异?
心想佛心佛性无处不在,更况那犯法之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